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砖头上的口袋妖怪黄呢?
就在昨天元宵节的时候此款游戏的汉化v1.0版本发布了
又可以重温一遍青葱年少的记忆了
以下内容来自CKN,具体请到CKN吧寻找-
《精灵宝可梦 皮卡丘》汉化版
CKN & 群星 联合汉化
警告:
本游戏版权归原制作商所有。本汉化仅供汉化研究之用。
请购买正版卡带或于eShop购买Virtual Console版本进行游戏。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尤其禁止上传至收费群及网赚网盘。
请在转载时保证文档完整性。
汉化人员名单:
破解:酱乳猪 星夜之幻
发起:肾上腺叔
翻译:萌主席 Rai Firedom 无敌阿尔宙斯
美工:Chris溢权 星夜之幻
测试:无敌阿尔宙斯 Firedom 菜“秒”
监督:ZMS 无敌阿尔宙斯
打杂:星夜之幻
(因汉化历程漫长,名单可能有错漏,
若您也是贡献力量的一员,请联系我们补充)
感言:
自2012年10月21日起开始的汉化,由于各种各样的事件,汉化进度一再拖延。
这么多年过去,光官方译名就换了好几茬,文本维护了N次,程序补丁打了N个,测试了N遍,相互吐槽了N^2天;错过了二十周年,错过了日月发布,错过了2017年元旦和除夕……终于!
《精灵宝可梦 皮卡丘》汉化完成了!
另附,某监督的碎碎念:
当时趁着改名的热潮,吉美将前28本特别篇全部改名重新发售,并定制了“日方认可的”新标准译名,虽然当时汉化版用了一部分,然而这部分译名的坑爹程度官方自己都没再提过,成为了黑历史,尤其在日月发售后官方定制了游戏标准译名,这批译名就真的成黑历史了……
备注:
1.本汉化以官方译名为基础,特别是在《精灵宝可梦 太阳/月亮》发售之后,已尽量遵照官方中文的译名与用词进行文本修订。若依旧有用词、译名与官方相异以及翻译错误的句子,请向我们反馈。
2.游戏内嵌拼音输入法,可利用输入法为主人公和宝可梦起中文名。利用V+其他字母的方式可以输入标点等非汉字字符。
3.游戏可与本汉化版自己进行联机,另可与美版各版本联机,但与美版的联机无法保证稳定性,会有名字乱码的问题,甚至因此导致出错。理论上无法与日版联机,无法与其他游戏联动。
4.处于兼容GB的考虑,游戏以GB的机能为基础进行汉化,限于机能,游戏可能会出现非活动窗口乱码等问题,这些我们已经尽量修复,若看到大面积的乱码、花屏等,请向我们反馈。小范围的文本溢出也请反馈。
5.虽然测试多遍,但随着程序的补丁和更动,仍然可能有未测试到或新增的错误。若还有其他汉化引入的BUG、显示效果的缺陷、死机等,也请向我们反馈。
6.请多多购买支持《精灵宝可梦 太阳/月亮》!
版本履历:
2017.02.11 V1.0
首个版本正式发布
完整转载具体请到CKN吧寻找-
2 从控制论模型分析人类对人用技术模拟(等效物)的控制论研究方法,是控制论创始人提出的用于复杂控制论或信息测量系统(Wiener,1948;Shannon,1948;Bernstein,1967,1990)的方法,并建议使用“信息”和“能量”两个基本术语来描述任何复杂对象的特性。虽然这个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从表征一个人当前心理生理状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还没有应用到实践中。虽然能量(以千卡/分钟为单位)普遍用来描述一个人功能方面的状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多的出现在饮食和医学中(Broderick等,2014;Ceaser,2012);而“信息”、“信息状态”和“信息交换”这些术语更未见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中使用,也没有用“信息效率”作为信息交换的指标(即人类生理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水平的变化指标)。如果用“信息”一词来描述人的情绪,那么从控制论角度来看可能略有不同。例如,西蒙诺夫院士(Simonov,1986)的情绪信息论中提出了一种人受到外部信息影响后产生的情绪反应,但其核心使用了无法衡量的概念。在本质上与“信息交换”(或信息交换指标)最接近的术语是“心理状态”,用来描述目标(人)的信息状态,决定了他的心理舒适状态。
从感觉生理学的角度来看(Sechenov,1965;Tamar,1976;Pokrovsky&Korotko,2001),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过程都是由物理、化学和代谢(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作用所决定的(Wiener,1948)。因此,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描述其心理舒适状态的信息特征来确定,而生理状态则主要通过能量特征来描述。
我提出了(Minkin,2019a)人的信息状态和表征他的信息交换取决于信息效率,也就是信息交换的质量(包括速度、信号强度、信息损失、信噪比等)(Minkin,2019a)。这种方法类似于香农(Shannon,1948),韦纳(Wiener,1948)和伯恩斯坦(Bernstein,1967)为技术和生物系统传输信息的经典方法,并在情绪和感觉生理学(Simonov,1986;Tamar,1972;Baevsky等,2001)的作品中得到了证实。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看作一个物理或控制论系统,那么他的信息状态(信息交换)的指标就取决于可控性和损耗,换言之就是在每个生理系统和功能相关的生理系统中感官反馈信号传递的速度和同步情况(Bernstein,1967;Blank等,2014;Orbach,2008)。此外,根据巴甫洛夫院士所说,人所有的生理系统都是有相互联系的(Pavlov,1951)。在心理生理学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改善情绪和情绪恢复的情况下,观察到各生理系统功能的同步程度在增加;而在系统功能恶化的情况下,这种同步程度就会降低(Minkin,2019a;Minkin&Myasnikova&Nikolaenko,2019)。信息交换的指标可以是诸如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1895),它是通过处理各种生理信号确定的,如心率(心血管系统)、皮肤电反应(皮肤系统)、前庭测量法(前庭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几种不同生理信号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就可以反映出人可控性的一般水平,或者是其信息状态的某个指标(信息交换)。当使用振动影像技术对被试进行研究时,我们根据经验确定了另一个可能的信息特征即生理系统同步化的指标,就是人头部微振动频率的传播(Minkin,2019a)。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人假定为一个控制论系统(图1),该系统由许多生理系统Ph1-PhK(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前庭系统等)组成,每个系统解决一定的生理任务。每个生理系统同时会对其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反馈的形式传输信息并接收校正后的信息),生理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用相关系数Ckn表示。人的“输入”由持续的能量Eex(如食物、气氛)和信息Iex(如光、声音、热量等)刺激组成。这些“输入”刺激通过内部生理过程即新陈代谢(Iin-Ein)转化为人的外在表现,包括能量Eout(如热量、运动)和信息Iout(言语、外貌、行为以及心率、皮肤电、心电等生理参数的变化)的变化。虽然这是人体功能的普遍过程,但却包含了人体的物理、化学和信息过程,并且很好的解释了人在外部刺激或各种因素影响下特征参数的变化。在此我强调,人只要活着就会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不会受到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系统影响的人是几乎不存在的。只有死人不会有感觉并转换外部刺激。
图1 人的控制论系统
通过图1我们可以评估人的心理生理状态,是以信息交换指标的变化为其状态特征(Iin),同时还有与信息交换过程密不可分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即内部能量的变化(Ein)综合形成评估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人内部系统中信息和能量状态最接近的外部成分是Iout和Eout,它们可以通过生理参数或物理量被测量。计算人的能量支出与消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物理应用题,有很多技术解决方案(Ceaser,2012;Broderick等,2014)。我们提出内部信息状态的确定使用信息效率系数Iin=Iu/It或者是计算各生理系统平均相关的简化函数Iin = F(∑(Ckn),并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方法实现。例如振动影像技术,或者测量某一时间段内各种生理信号的平均相关性,或者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等方法来实现(Bayevsky等,2001;Fleishman等,2014)。在人各种生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正常信号交换和相关依赖性的减少,特征是各生理系统失控混乱以及熵的增加,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人的死亡。
显然,用控制论或信息物理的方法来分析一个人当前的心理生理状态有许多不可否认的优势。传统上用来描述心理情绪和心理生理状态(如攻击性、压力、快乐、神经质、外向性)的参数通常是主观的,因为没有明确的物理算法来测定。现有的分析人心理生理状态的方法都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斯(Protagoras)的名句“人是万物的尺度”(Bartlett,2016)。但是,要想在测量人心理生理状态时获得客观的计量结果,必须减少主观意识工具的使用,而应用物理量和客观测量的技术特性。在上述人的控制论模型中,对能量(E)和信息(I)两个基本参数进行了物理测量,再由这两个参数的比值所绘制的坐标系来确定人的心理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