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上个月,一部恐怖片轰动全美。
票房势如破竹——
三天破亿。
KO《鬼影实录3》(6年的恐怖片首映周最高票房纪录)。
二十天破5亿。
KO 《驱魔人》(44年的恐怖片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截止目前,全球票房超6.3亿美元。
毫无疑问,电影史上最卖座恐怖片。
口碑——
IMDb7.8,烂番茄84%,豆瓣7.7,不管与《闪灵》《招魂》……比,都不丢人。
更可怕的是——
它在美国掀起新一轮“小丑恐惧”。
一堆小丑表演者因此失业、找不到演出机会。
最好的消息是,我们也有得看——
《小丑回魂》
IT
这是一个经典恐怖故事。
原著,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原版,1990年上映的同名恐怖片。
原版剧照
故事一句话就能概括。
在一个叫达瑞的小镇,7个小孩,发现镇上藏着一个吃小孩的恶魔——它。
7人组队,对抗恶魔。
为什么恶魔没名字,只被大家称为,它(it)?
因为恐怖啊,不敢说出口啊!
这绝不是一只普通的怪物(鬼)。
没人知道它是什么,它来自哪儿,它想干什么,以及……
如何杀死它。
它无处不在。
只要你害怕,它就一定会出现。
影片一开始,小男孩乔治一个人冒雨在外面玩纸船,突然间,他没看路,一头撞上路边栏杆,纸船也被雨水冲到下水道。
乔治追过去,追着追着,四下里就阴森了……
他紧张地盯着黑不见底的下水道,没错,就在这时……
它,来了。
你没看清楚?
不怕,再看一眼。
黑人男孩迈克,因为肤色一直被恶霸欺负。
一天下午他走在街上,又看到恶霸迎面而来。
他吓得连连后退,躲到小巷的垃圾堆后。
好不容易恶霸走了,迈克惊魂未定站起身……对,你又猜到了。
它,又出现了。
紧闭的门,无数只烧焦的黑手,挣扎着、尖叫着迈克的名字。
这,还只是局部。你定定神,Sir带你看清它的全貌——
小男孩艾迪回家,走了一条平时没走过的路。
路过镇上的“鬼屋”。
这是一栋废屋,像刚刚被大火洗劫过,只有流浪汉和瘾君子才敢进去睡。
路上空无一人,艾迪看了一眼鬼屋,心里有点发颤。
突然一阵大风起,掀起满地黄叶。
它,又来了。
大门咯吱咯吱打开,冒出一只全身溃烂的丧尸。嗯……也叫着艾迪的名字。
其实,它不止一个样子。
你内心深处最怕什么,它,就能变成什么。
迈克看到的烧焦的手,是他最恐怖的童年回忆。
他曾和父母经历火灾,亲眼看着父母被大火吞没。
艾迪看到的丧尸,是一个麻风病人,一个行走的传染源。
艾迪从小被母亲严厉管教,药不离手,高度洁癖,出去玩都不能在草地上打滚,怕过敏。
……
7个小孩,每一个都看见了不同模样的,它。
但它也有一个共同特征。
每次最后,都会出现一个名叫Pennywise的小丑。
拿着红气球。
小丑,就是恶魔的本体。
为什么选小丑?
小丑是西方恐怖片的经典形象。
从八九十年代的《外太空杀人小丑》《吵闹鬼》……到如今的《美国恐怖故事》,小丑从不缺席。
《美恐》剧照
小丑也是西方人的现实梦魇。
美国诸多杀人案里,凶手都爱扮成小丑。
比如被称为世界十大变态杀人狂之一的肥胖小丑,谋杀了33人,而他标志性的小丑妆容,也成无数人的噩梦素材。
其实原型还长得萌哒哒……
恐怖到,连写完《小丑回魂》的原著作者斯蒂芬·金,也发誓再也不写Pennywise了。
小丑的外型,可能中国人看了没感觉(我们怕的是清朝僵尸嘛)。
但内里的恐怖,总有着共通之处——
它以人类的恐惧为食。
它不定义恐怖,而是挖掘恐怖,引诱出你内心最深处的噩梦。
你明明知道,小丑根本不存在。但每个人内心,就是装着不一样的噩梦。
所以啊,每个人看,体验都不一样。
但恐怖只是《小丑回魂》的一半。
另一半是什么?
《小丑回魂》好就好在,它不是单纯地想吓你。
一般恐怖片只管拼了命让你怕,而这部却反其道而行之,告诉你……
别怕。
它不止于刺激官能的恐怖体验,反而很细心地,一点点把你内心的恐惧引诱出来,再一步步告诉你,如何战胜它。
所以。
它其实是一部裹着恐怖外衣的……青春励志片。
就像《天才枪手》,用拍谍战片的方式,讲关于作弊的青春故事。
《小丑回魂》同样,拍的是恐怖,讲的是成长。
简直是一部恐怖版的《伴我同行》。
全片节奏,不是一味堕入黑暗,而是黑暗与光明的完美交织。
来,我们看一些一般恐怖片不会给你的细节:
骄阳似火的夏日,青春纯真的少男少女。
懵懂的少男,萌动的荷尔蒙。
还有片中多次出现的摇滚配乐,似乎也很认真卖力地,勾起一代人的真实回忆。
当然,此片的成长,可不是简单的青春纯爱。
它,少有的残酷。
主角是一群小孩。
更准确地说,是一群自称失败者(loser)的小孩。
他们都有童年创伤。
比尔因为口吃、迈克因为肤色、本因为肥胖……成为校园霸凌的目标。
唯一的女孩,贝弗利,早熟漂亮。
你懂的,那是少女的悲剧。
在男生群里,她被传言和一堆人睡过,是荡妇。
在女生群里,她也被欺负,上厕所时被倒了满身垃圾。
欺凌来自外部,也还罢了。
但欺凌来自家里,那就是真正的恐怖——
贝弗利,从小被父亲性侵。
艾迪,从小受着不太正常的……极端母爱。
有一个严厉到近乎变态的母亲,为了所谓的“健康”,天天逼他吃药。
比尔,有一对冷漠的父母。
冷漠到,即使他最爱的弟弟失踪,也和没事人一样。
没错,他们其实不是什么失败者,而是从小的受害者。
小孩子的恐怖,总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小时候的创伤,你本以为会一生记得,但长大后总会慢慢遗忘——
片中,有一个奇幻场景。
贝弗利被父亲骚扰后,剪了一头短发。
在浴室,她看到洗手台涌出成吨的鲜血(女性初潮的象征),覆盖了整个浴室,覆盖了她。
父亲听到她的尖叫,没有关心她在怕什么。反而说:
你为什么要剪短头发?看起来像个男的!
她在成长,但没人引路。
这种绝望般的父女代沟所揭示的,不仅是孩子的痛苦,甚至隐含了一代成年人的失败感与迷惘。
成年人的大门关闭了,这群自称失败者的小孩,只能靠自己。
他们选择不再等待小丑,而要寻找它、战胜它。
比尔出发前对大家说:
当另一个乔治失踪时会发生什么?
或者另一个贝蒂?
或者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呢?
你就假装它没有发生吗?
我不能。
是的,他们好像已经发现了小丑的秘密。
虽然找不到神出鬼没的小丑,但那些生活里的操蛋事,却从来没有对他们隐藏过真身。
他们渐渐发现:
想赶走内心软弱的自己,必须对坚硬的现实下手。
贝弗利,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对扑向自己的父亲,说不。
艾迪,第一次违抗母亲,说我要。
最后,再提一个可爱的细节——
艾迪摔断手臂,绑了石膏,石膏上本来写的LOSER,改了一个字母,就变成LOVER。
这就是《小丑回魂》的闪光之处。
由虚幻的恐惧而起,以战胜现实的恐惧而终。
这才是一部好的大众恐怖片,该有的样子。
说起来,你本来知道恐怖片可以这么拍嘛?
Sir觉得……大多数中国观众并不知道。
这不怪观众,Sir知道原因在哪。
就像电影里一个情节:
小丑是每27年出现一次,在此之前,其实小镇发生过多次小孩失踪。
但,镇上的人永远心安理得,小镇永远一片安详,仿佛它,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这种场景看起来好诡异,但离我们远么?
不,我们的恐怖片创作,同样对现实的恐惧视而不见——
说实话,中国很多的恐怖片,Sir都不想当它们存在过。
因为它们都长这副傻样。
它们涂抹着脸,扭曲着身体,各种降妖捉怪。
他们知道年轻人有困惑迷惘,却故意拿校园、拿女性的身体,开着肤浅的玩笑,讲着没有智商含量的奇闻。
它们只想骗观众的钱,却并不想安抚观众的心伤。
它们制造了这个天大的误会:
哦,原来恐怖片就是吓人玩的,瞎扯的,神神鬼鬼上不了台面的……
不,是这些渣片,让观众误会了恐怖片。
甚至也连带误会了惊悚片。
这里,Sir简单说说两者区别:恐怖片往往会有一个外化的恐怖形象,比如《小丑惊魂》《猛鬼街》;而惊悚片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比如《小岛惊魂》《致命ID》。
有人喜欢用外部特征划分,比如有没有血腥暴力……但那也是过去的标准,现在,这两种类型常常混合使用各种元素。
在Sir看来,有的恐怖片也算惊悚片,比如《午夜凶铃》。
没错,你可能觉得,光看贞子爬出电视就够吓人的,可那和现实有毛线关系?
不,贞子的人生才是悲剧。
她也有性侵和家庭阴影,她的母亲同样遭遇了集体暴力,这些才是她怨恨无法消除的基础,是怨恨带来的恐惧,传递给了银幕前的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铃木光司的原著补补课)
所以,恐怖片的外表可能光怪陆离,讲述的故事也可以不是现实题材(甚至外太空),但它的恐惧根源,一定与地球上发生的现实有关。
没有完全脱离生活的恐怖存在。
好的恐怖片总是先给你一些可怕的“反常”,但你最后会发现“社会的反常”。
而《小丑回魂》,选择在青春故事上发酵,击败了“某一种”现实恐怖:
告诉我们,在成长路上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找到恐惧的根源,才有真正温暖的正能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电影首发站有
编辑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几乎都是崎岖不平,有上有下的。当然,一般人都喜欢攀登到社会的高峰,而不愿意沦落到社会的最低层。美国的俗语和成语充份地反应了这种概念。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两个跟上和下,也就是top和bottom这两个字有关系的习惯用语。美国的电影院里曾经放映过一部电影,名字叫《Top Gun》《Top Gun》这部电影的情节是讲几个海军的战斗机驾驶员为了争夺最佳驾驶员的地位而互相倾轧。可是,top Gun这个常用词汇在喷气式飞机诞生前很久就已经出现。那还是在美国开拓西部的时候,那些西部神枪手有时为了获得最佳枪手的称号而互相残杀。现在,top gun这个习惯用语已经没有什么火药味了。一位大学教师很可能会用top gun这个词来对学生说:
例句-1: "Read this book by Professor Winter -- he's a top gun in Shakespeare research."
这位教师说:"大家看一下温特教授写的这本书,他是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最优秀的学者。"
Top Gun这个习惯用语在美国律师当中用得也很多。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律师在给他的委托人提供建议:
例句-2: "Sorry, I don't handle divorces myself, but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vorce your husband, I can give you the name of two of the top guns in New York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a good divorce settlement."
这位律师说:"对不起,我本人不处理离婚案这种业务。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和你丈夫离婚,那我可以把纽约的两个在处理离婚财产方面最好的律师介绍给你。"
上面我们讲的是和top这个字有关的俗语,下面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由bottom这个字组成的习惯用语:bottom line。Bottom line这个词汇是做生意的人开始用的。每个公司的会计在财政报告上都要把收入和开支加起来,然后得出一个最关键的数字,也就是这个公司究竟盈利多少,或亏损多少。这就是所谓的bottom line。现在,bottom line这个词汇已经成为人们经常用的了,不仅商人,而且连政府官员和其他一般人都用。我们来 举个例子吧。这是一个饭馆老板在说话:
例句-3: "I hate to tell you this, but if we don't get more customers the next three months,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we'll go out of business."
他说:"我很不愿意告诉你。但是,要是我们在今后三个月里不能招揽更多的顾客的话,归根结蒂的问题是我们必然会倒闭的。"
我们下面要举的例子还是和这个饭馆的经营有联系的。在老板说了以上的话半年后,他们的生意已经兴旺得多了。他对他的合夥人说:
例句-4: "Our new cook from Sichuan is bringing in a lot more people. And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last month we made a profit of fifteen thousand dollars."
他说:"我们那个从四川来的新厨师吸引了不少顾客。其结果是上个月我们赚了一万五千美元。"
美国人经常问下面这个问题:What's the bottom line? 这就是说,在对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其结果到底是什么,这也是有关的人所必须了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