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传媒产业战略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产业格局上,媒体融合下沉到基层媒体,传统媒体转型进入深水区,互联网下半场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在生态环境变化上,国家的传媒顶层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大机构调整,法律制度愈加完善,传媒生态也日渐清朗;在媒介形态创新上,短视频集中爆发,重要技术应用开始落地,传媒又向智能化前进一步。
2018年对中国传媒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也是战略发展的关键节点。本文通过对2018年业界重要事件的回顾和分析,梳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https://www.sohu.com/a/220100480_465988
因此97版与03版分别取了其中一个侧重点,前者是乔峰身上的汉人特性,后者是萧峰的胡人特点。
“603”的改造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蔡军认为“历史的记忆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保留原始风貌,砖瓦窗户都要尽量保存,让时尚和怀旧在这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与有钱人一起发达
“格子里的夜晚”
03版粉丝认为,97版粗制滥造,在制作上完全没法跟03版相提并论,尤其是包着头巾阿凡提造型的黄日华,身材气场都不足,还是胡军更符合原著乔峰的粗犷形象,吹97版的都是先入为主,港剧滤镜太厚。萧峰本来就应该具有很重的草莽气和匪气,绝不是单纯一身正气的大侠,黄日华演得更像是中年郭靖而不是萧峰。同时从形象上看,作为北方大汉的胡军也比身材相对矮小、靠胡须和头巾增加气场的黄日华更接近原著。
而电视剧行业,2018年以来的税收调整、资本外移、爆款缺位等一系列震荡,还在持续当中。“2018年我们还没有感受到生产规模的下降,但是今年会更加明显地感受到。”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今年的北京电视剧春交会上表示,“曾经我们不缺钱,但是现在不缺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们要重新适应缺钱的日子,缺钱的日子对质量要求反而更高了。”
近年来,中央和省级地方主流媒体融合转型速度加快,基本上完成了技术渠道融合和组织融合阶段,目前正在推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中央主流媒体的“两微一端”粉丝规模基本都达到了百万级别,其中人民日报表现突出,法人微博总粉丝数近1.1亿,微信公号关注人数超2000万①。移动客户端方面,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大央媒客户端下载量总计超10亿,地方主流媒体如东方头条、澎湃新闻、封面新闻、南方 等客户端用户规模均超百万。通过“中央厨房”建设,传统主流媒体的生产机制开始适应互联网环境,逐渐形成了从内容生产制作到传播效果监测一体化的新闻传播能力。“中央厨房”也成为各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的标准配置。总体来看,大型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之路较为成功,内容优势和舆论引导优势依然发挥作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从“相加”走到了“相融”阶段。
媒体融合走向深化体现在基层媒体的融合步伐加快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整体进展处于全球媒体“第一方阵”。②但是客观来说,媒体融合较为成功的是头部的央媒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媒体,地市和县级媒体才开始全面启动,2018年是这一进程的重要节点。县级融媒体工作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战略,主要依托国家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推进,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模式。从建设资金来源看,主要有依托财政和市场经营,前者为主流,如延庆模式和玉门模式,后者更具有探索性,如长兴模式的县域性全媒体传媒集团。从平台建设来看,主要分为依托省级平台和中央平台两种。省级媒体建设媒体云,统领省内基层融媒体进程是主流模式,如“四川云”“赣鄱云”“津云号”,中央级融媒体平台主要依托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等全国性媒体矩阵。整体上,各地的探索方兴未艾。9月,中宣部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在全国范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部署,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在全国全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打通中国媒体融合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使媒体融合下沉到基层媒体,顺利完成之后将覆盖全域媒体。
媒体融合走向深化体现在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上。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今天的媒体内容生产模式逐渐由UGC转向PGC(专业生产内容)和OGC(职业生产内容)。优质内容、专业生产和机构生产成为重要的竞争力量,同时,市场开始走向纵深,精耕垂直细分市场将是重要的增长点。此外,近两年,一种新的资源整合模式MCN(Multi-Channel Network)迅速崛起,在资本的支持下,联合平台上由PGC甚至UGC生产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通过专业化、公司化的运营将其变现并注入资金和专业技术,使之进一步发展。2017年,中国互联网短视频MCN机构数量为1700家,2018年达到3300家,仅短视频MCN机构的融资金额已超过2.8亿元。③在短视频领域,目前仅微博上MCN机构就超过2400个。④
从互联网发展现状看,消费互联网的网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比例趋近饱和,总体上,互联网进入存量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较2017年末增加3.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网民比例高达98.3%。⑧面对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加剧,主流传媒集团不断发展进步,在挽回失地的同时开发新业务。传媒产业的格局变幻莫测,数字经济的全面推进对传媒来说是一次充满“西部淘金色彩”的旅程。
美团CEO王兴于2016年最早提出“互联网下半场”概念。当前,“互联网下半场”已经到来而且明确指向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在供给侧、面向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新连接赋能形态。互联网早期为消费者提供连接需求,随着消费侧的饱和,这种连接赋能逐渐向供给侧渗透。一方面打通传统产业链的信息流动,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汇聚资源,打通产业上下游的技术和服务需求,带动整个产业转型,甚至创造新的产业。2018年9月30日,腾讯启动第三次战略升级,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宣布其战略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随着BAT等巨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发力,重新建构事业群结构,布局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从概念走向实操已经全面启动。
近几年,电视业进入寒冬期,优秀作品匮乏,观众不断流失。从2018年的电视剧交易会上可以看到,2019年将推出的精品剧数量不多,题材也乏善可陈,而偷漏税和收视率造假等事件也使影视行业屡遭质疑,影视企业愈发小心谨慎,行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而电视行业发展滞阻直接表现在电视广告市场的萎缩。2018年上半年,全国平均每人每天收看电视132分钟,比2017年上半年少了12分钟,下降幅度为8.33%,是4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⑨从9月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广告节上的情况来看,卫视广告招商展位冷清,招商形势不容乐观。而另外一面,互联网广告继续领跑,电视广告被进一步蚕食。据美国知名数据公司eMarketer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电视广告只有0.5%的缓慢增长,2018年阿里巴巴的网络广告收入超过218.1亿美元,以33%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电视广告。同时该机构预计到2020年,阿里巴巴的广告营收将超过328亿美元,电视广告收入为170.1亿,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广告收入将是电视广告的两倍。⑩不过相对于2017年上半年电视广告在各媒介广告刊例花费减缩3.6%,2018年上半年则增加了9.4%,电视广告时长也增加了1.7%,电视业虽然依然处于寒冬,但是触底迹象开始显现。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电视产业依然保有强大的生命力。美兰德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央级电视频道及领先省级卫视全国覆盖规模陆续突破12亿,电视媒体仍以97%的接触率领先于其他媒体,是当前我国覆盖人口最广、最具传播力和市场渗透力的媒体。电视大屏用户规模达13.18亿,仍是中国最具市场传播力的媒体。
网络视频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网络娱乐产业的核心支柱。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6月达到6.09亿人,占网民总体的76%。同时,视频用户继续向手机端集中以及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都是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6月,中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78亿,占网民的73.4%,半年增长率为5.3%,高于手机网民整体增速(4.7%),同时热门短视频应用用户规模达到5.94亿。有专家预计,2018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将达到2016.8亿元,同比增长39.1%。
我们也可以从广告市场看到这一趋势。根据易观数据预测,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2018年预计达到3509亿元,同比增长16.6%,并将在2019年继续以14.3%的速度增长。其中,视频广告市场2017年规模达到489.13亿元,预计2018年增长至632亿元,增速高达29.21%。此外,移动营销仍处于高速发展期,2018年预计市场规模达到3110亿元,增速为25.86%。
网络视频产业的集中度在2018年进一步加强,用户、内容、流量均向“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集中。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通过“爱优腾”三大平台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用户占整体网络视频用户的89.6%,这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第二、三梯队平台的用户进一步下降,竞争格局逐渐清晰。
在媒介形态层次上,2018年是短视频应用集中爆发的一年。经历了2017年的野蛮生长,快手和以抖音为主打的今日头条系迅速崛起,并迅速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二者占据了短视频的头部市场,截至2018年6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进入2018年,大量资本涌入,BAT巨头纷纷入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短视频领域共有19起融资,其中84%处在A轮及之前,6起融资处在天使轮。截至2018年10月,主流互联网平台新上线的短视频应用就达17个,其中主要是BAT旗下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4月2日,腾讯重启微视,以高调姿态重回短视频市场。短视频获取便捷,互动性强,又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使用习惯,在4G和智能手机的技术支持下迅速成为人们充分表达自我的信息传播载体。但是在整体网民规模增速减慢的背景下,未来短视频的用户数增长空间有限,而且各大企业已经基本完成跑马圈地,瓜分了市场。同时,过去一年,政府监管力度前所未有,多管齐下,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短视频野蛮生长模式踩了刹车。不过,随着5G技术的大范围商用,短视频依然会成为人们数字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
2018年,不少处于应用落地初期的重要技术也值得重点关注。在创作环节,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运用。6月,新华社发布了媒体大脑2.0“MAGIC”智能生产平台,MAGIC是“MGC”(机器生产内容)和“AI”(人工智能)两大概念的结合,以大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算法技术以及人机协作技术为核心。MAGIC平台好比一条零部件生产组装流水线,新闻内容将被自动拆解为一个个颗粒,然后进行重新组装,经过这条流水线加工后,机器可以生产更多新的内容。11月7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发布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同样在6月,人民日报社发布“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平台,旨在为内容生产进行多向赋能,集成了智能写作、智媒引擎、语音转写、数据魔方和视频搜索五大功能,是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工作者的生产力工具平台。此外,作为“中央厨房”的重要技术平台,媒体云技术虽然几年前已经开始探索应用,但是在2018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才开始大面积推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业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80年代党媒的晚报热,90年代都市报浪潮,2000年前后的广播电视黄金期,然后是互联网兴起和移动互联网主导,媒介变革始终引领着传媒变革。如今,中国传媒产业市场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和技术日渐成熟,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中国传媒正走向一个更加智能化、泛在化和复杂化的生态体系。《孙子兵法》有云:“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故真正的善战者,应该“胜而战之”,意味着首先要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出击。回顾2018,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媒产业格局已然成型,传统主流媒体应紧抓内容优势,通过深度融合重掌话语权;网络媒体则应强化平台优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伴随传媒业的内部整顿,传媒行业将走得越来越稳健。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March, 2018. https://www.emarketer.com/content/in-china-alibaba-dominates-digital-ad-landscape